太阳成集团|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职教信息 >> 正文

    教师要做以美育己育人先行者 —— 专家谈如何提升教师美育素养

    发布日期:2024-03-21 12:51:11 作者:  编辑:管理员    点击:

    作者:见习记者 郑翅 本报记者 李小伟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4-03-21

    编者按:2023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美育智慧教育赋能行动、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等八大行动计划。这些行动计划将对学校美育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将行动计划落实到学校教育及课堂教学中?本版将以多种形式对相关行动计划进行分析解读,并分享学校推进美育发展的典型经验。


    ■聚焦美育浸润行动①


    ·美无处不在,美育也无处不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美育,教师职业本身就具有美育功能,教师便是最好的美育资源,学校各个岗位的从业者都是美育教师


    ·抓好美育教师源头培养,关键是要强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美育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具有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价值功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如何以美育浸润教师,提升教师美育素养,使其能够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记者为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


    以美浸润全体教师


    教师是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引导者和开展者,教师的美育素养关乎学校美育的质量。“以美育浸润教师”是《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工作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教师职业的美育功能,提升全员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塑造人格魅力,涵养美育情怀”是以美育浸润教师的重要目标。


    《通知》明确指出,以美育浸润学生、浸润教师、浸润学校,三者相互关联并融为一体。要真正实现美育浸润学生和学校的目标,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美育浸润教师,是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最关键环节,以美育人先育己,浸润教师要先行。”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声健说。


    从教师层面来看,美育浸润的对象有哪些?


    在专家看来,这里的教师是“全员”的概念,既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各学科教师,也包括学校各个岗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美无处不在,美育也无处不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美育,教师职业本身就具有美育功能,教师便是最好的美育资源,学校各个岗位的从业者都是美育教师。美育教师这个称谓不是艺术教师的专属,而是学校全体教师的使命担当。”郭声健认为,以美育浸润教师,是浸润学校的每一位教师。


    《通知》要求:“强化各学科教师的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将美育纳入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教师培训计划,广泛开展面向教育行政人员、学校领导的专题培训和面向艺术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


    教育部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杜卫对以美浸润全体教师的主张深表认同。另外,他关注到了《通知》中提到的“美育意识”这一重要概念。美育意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意识,是建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美育工作体系的自觉意识,是对美育独特而深刻的育人价值的自觉意识。“要做好美育工作,不仅教师要增强美育意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学校领导的美育意识也需要增强,面向教育行政干部和学校领导的美育专题培训,就是要增强他们的美育意识,提高他们重视美育、推动美育的自觉性。”杜卫表示。


    教师如何强化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


    “以音乐教师为例,首先是要强化自身的以美育人意识,而美育意识的强化必须依托于实践,无论是进行课堂教学还是组织音乐活动,都要育人当头、学生至上。”郭声健说。


    “美育浸润行动要持续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人文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广认为,教师要学会认识美、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带领学生学习美的艺术,进入美的世界,领略美的意趣,提升美的修养。


    抓好美育教师源头培养


    美育教师是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关键,是落实美育目标的“最后一公里”。《通知》强调“抓好教师源头培养”,为美育教师职前培养的几个重要环节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课程建设和准入资格方面,《通知》要求“将美育课程纳入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将美育素养有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但美育不局限于一般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美育教师还肩负着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使命,在此背景下,美育教师的美育观念与意识、审美与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这两个‘纳入’面向的是师范类专业全体学生,目的是提升未来各学科教师的美育素养。”郭声健表示,提升教师美育素养,必须坚持在职教师培训和未来教师培养两手抓,如此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可持续发展。


    在课程建设方面,已有不少高校作出探索。自2007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面向非艺术类师范生开设融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四个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实践类课程。同时,为完善课程建设,学校进行了艺术通识课程群建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尹爱青介绍说:“课程强化实践体验,注重学科融合,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力图通过美育课程着力提升师范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实现以课程促发展。”


    在展示活动方面,《通知》要求“办好全国艺术教育类专业学生和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以此引领高校艺术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艺术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应将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放在育人价值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基本功展示活动,落脚点是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但着眼点应放在推进美育工作上,首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的以美育人功能。


    抓好美育教师源头培养,关键是要强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美育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未来的美育工作者,如何才能让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走出校园就站稳讲台?


    “艺术师范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美育教师,他们应该掌握基本的美育学理论,有正确的美育观念和自觉的美育意识,掌握美育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杜卫表示,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按照美育的目标和任务实施艺术课程以及学校艺术活动,提高艺术课程的美育成效。


    激活美育师资一池春水


    近年来,国家对学校美育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格局性变化和突破性发展,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入快车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育教师的激励保障、评价考核、培训成长等方面也需发展完善,以满足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宋修见表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没有美育专业,目前美育教师的学科背景大多是艺术教育专业,其美育理论以及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少部分美学或相关理论类专业背景的教师,缺乏艺术专业技能,大多难以指导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而从事美育理论研究的学者主要来自艺术学科、教育学科和人文学科,这就使得在美育教师评价方面,对理论素养、艺术技能、教学水平等关键指标的认识缺乏统一的学科共识。”


    《通知》指出:“鼓励改革和创新教师评价办法,激发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激发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激发美育教师工作积极性,首先亟须设置美育学科,可以在艺术学、教育学或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美育一级学科,既招收培养新时代美育急需的专业人才,又为已经从事美育工作的教师提供专业研修渠道。”宋修见认为,需要针对美育特点单独研究制定美育教师评价办法,鼓励美育教师在职研修,提高理论素养、艺术技能和教学水平。同时,在课题研究、科研成果评审、教学成果评审和职称评审中也应将美育单列。


    长期以来,美育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相对弱势,缺少专业发展的主动与自觉环境。为此《通知》提出:“建设国家、省、市、县各级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构建名师和骨干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


    强调教师的专业自觉、注重营造教师主动学习的氛围、构建教师学习成长共同体,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选择。“因此,尤其需要通过建设美育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以此网罗与影响更多的美育教师,特别是培养美育骨干教师。”郭声健说。


    “名师的遴选与工作室建设,要聚焦育人成效、美育情怀、人格魅力、精神感召与美育综合素养,不能只专注于专业技能或纯学术研究。”郭声健表示,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既要注重教师间的对话、分享与展示,共同学习研讨知识、技能与方法等,还要注重通过对话与分享等过程和活动,抒发和抚慰教师的情感与心灵,进而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与职业激情。


    作者:见习记者 郑翅 本报记者 李小伟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1日第4版 版名:体育美育


版权所有@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地址:山东省单县开发区学院中路|招生办公室:0530-4682038,4682198 |党委办公室:0530-4682009,4682004|鲁ICP备12013444号

鲁公网安备 37172202371979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