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主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国职教信息 >> 正文

    高校如何全力以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布日期:2024-04-17 17:08:34 作者:  编辑:管理员    点击:

    作者:周光礼 汪天逸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4-04-15


    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校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以赴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培育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


    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方式与培育体系需要发生相应改变。高校须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育与发展体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准确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保障最优质资源用于本科教学,精心实施强基计划,突出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支持建设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二是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行业产业需求新变化、新成果、颠覆性技术突破,打造支撑特色核心课程群,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注重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由一流专业、名师、金课、精品教材、高水平实习实践平台相互支撑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科教育人协同机制,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耦合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在解决问题中培养人才,在培养人才中解决问题,依托行业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四是深化分类培养机制改革,增强专业学位教育对职业胜任力、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施若干人才培养特区和试验区。此外,有关部门还要引导高校积极参与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开展与先进制造业集群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支撑复合型人才培养,源源不断输送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


    汇聚高端创新人才资源。一是强化人才第一资源地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探索关键领域集成攻关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打造人才成长特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各类人才教育教学能力和参与度。做好人才队伍梯次规划,从自主科研、培训进修、科研条件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促进人才加快成长。完善分类发展通道,打造分类卓越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推进教师队伍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评价与激励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为各类人才和创新团队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打造人才成长创新生态。四是精准引进前沿科学人才、行业紧缺人才和高精尖技术人才,营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一是面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人类未来挑战,加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布局,拓展优化国际合作格局,强化国际大学联盟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化育人环境。二是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学生国际视野,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推动设立一批高水平的国际联合培养办学机构和项目。三是大力加强留学生培养,扩大优秀学历学位生规模,完善培养模式,提升留学生招生培养质量,培养一批知华友华的高层次留学人才,为增强大国软实力和“两个强国”相关产业“走出去”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四是以全球视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注重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输送,增强国际组织话语权。融入国际创新网络,组织或参与实施一批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在国际前沿创新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强化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质生产力是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量的生产力,创新是关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强化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提升基础前沿原始创新能力。一是坚持任务导向、需求带动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完善基础科研稳定支持机制,提高基础研究队伍比重,形成多元化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二是强化科技产业革命趋势和重大技术方向研判,布局一批产业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大力推动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非共识性创新和融通创新。三是注重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空天技术等新兴领域,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四是加强从工程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五是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优化学校科技和人才工作管理服务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潜心研究,营造基础研究创新生态。


    加大关键瓶颈技术攻关。一是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以及影响国家安全的重点行业。确保这些行业和领域中的核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二是重视那些能够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助力我国向更高端技术迈进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在关键软件、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集成攻关,为补齐产业瓶颈短板提供有力支撑,培育一批标志性成果。三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医工结合,积极推动在智慧医疗、高端医疗器械、传染病防控、生物安全、核防护与安全利用等领域取得创新优势。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一是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以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跨单位、跨院系、跨学科的协同攻关能力,完善基于学科交叉的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二是加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健全科技合作交流制度、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制度、科技成果互惠制度,引导推动科研活动向需求牵引的协同合作转变。三是围绕科技重大项目,组织校际协同创新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搭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


    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作用,推动形成分工协同、内外贯通、创新合作的新格局。


    深化校企融合发展。一是聚焦成果转化难点和堵点。高校在关键技术攻关、适配验证、系统集成、新产品研发、中试验证、示范应用等方面,应当与企业深度合作,打通科技到产业“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校企协同平台建设,打造体系化、任务型的技术创新联合体。三是建立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机制,拓展技术领域,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四是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加大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技术创新咨询服务。


    健全成果转化机制。一是系统设计成果转移转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维、收益合理分配及人员兼职离岗创业等政策,健全有利于成果转化推广的科研管理机制。二是鼓励高校参与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平台。继续加强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等产学研载体建设,推动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完善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体系。三是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成果评价导向,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四是支持高校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队伍,探索实施技术经理人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登记、收益分配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


    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一是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支持高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依托区域创新资源,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与地方政府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全面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区域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从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技术人才培训服务等多维度持续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生成贡献高校力量。


    (作者周光礼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汪天逸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zhaoq)


版权所有@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地址:山东省单县开发区学院中路|招生办公室:0530-4682038,4682198 |党委办公室:0530-4682009,4682004|鲁ICP备12013444号

鲁公网安备 37172202371979号

Baidu
sogou